儉 基本解释
儉 國語辭典
形
节省、朴实。如:「节俭」、「勤俭」。《论语·八佾》:「礼,与其奢也,宁俭。」
谦和有节制的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「晋公子广而俭,文而有礼。」《礼记·乐记》:「恭俭而好礼者,宜歌。」
收成不好的。《后汉书·卷六九·窦武传》:「是时羌蛮寇难,岁俭民饥。」
匮乏、不足。《南史·卷二○·谢弘微传》:「弘微家素贫俭。」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铭箴》:「李尤积篇,义俭辞碎。」
(一)之又音。
© gushici.net
儉 《康熙字典》
〔古文〕𠈏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巨險切,箝上聲。【說文】約也。【禮·檀弓】國奢示之以儉,國儉示之以禮。
又【王制】祭,豐年不奢,凶年不儉。【左傳·莊二十四年】儉德之共也。
又少也,歲歉也。
又姓。
又【正韻】詰念切,箝去聲。義同。
又與險同。【荀子·富國篇】下疑俗儉。【註】儉讀爲險。
© gushici.net
儉 《说文解字》
『說文解字』
約也。从人僉聲。巨險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儉)約也。約者、纒束也。儉者、不敢放侈之意。古假險爲儉。易。儉德辟難。或作險。从人。僉聲。巨險切。七部。
© gushic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