憤 基本解释
憤 國語辭典
动
心中想了解却有困难。《论语·述而》:「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」
因心中不满而动怒、生气。如:「愤恨」、「愤怒」。唐·骆宾王〈代徐敬业讨武氏檄〉:「是用气愤风云,志安社稷。」
名
仇恨。如:「化除私愤」。《宋史·卷二五五·列传·张永德》:「张侍中诛我宗党殆尽,希中以法,报私愤尔。」
© gushici.net
憤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房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父吻切,𠀤墳上聲。【說文】懣也。从心賁聲。【周語】陽癉憤盈。【註】積也。鬱積而怒滿也。
又【集韻】或作𢤬。亦作賁。【禮·樂記】廣賁之音作,而民剛毅。【音義】依註讀爲憤,扶粉反。
又作馮。【莊子·盜跖篇】侅溺於馮氣,郭象讀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房問切,音與分同。滿也。【論語】不憤不啓。【又】發憤忘食。◎按註𠀤上聲,字書有上去二音。
又叶符筠切,音焚。【蘇轍·祭范鎭文】力諫不從,遂致爲臣。開門接士,不怨不憤。
【說文】憤本字。憤字从芔作。
© gushici.net
憤 《说文解字》
『說文解字』
懣也。从心賁聲。房吻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憤)懣也。从心。賁聲。房吻切。十三部。
© gushic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