險 基本解释
險 國語辭典
地势险恶的要塞。如:「天险」、「重险」、「无险可守」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。」唐·杜甫〈上白帝城〉诗:「公孙初恃险,跃马意何长。」
无法预料安危成败的事或可能。如:「冒险」、「风险很大」、「铤而走险」。《礼记·中庸》:「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徼幸。」
意外灾害的保险。如:「寿险」、「火险」、「水险」、「车险」。
地势艰危的。如:「险道」、「险坡」。唐·韩愈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〉诗:「同时辈流多上道,天路幽险难追攀。」
危急。如:「险局」、「险象环生」、「脱离险境」。
邪恶狠毒、阴沉难测。如:「阴险」、「险诈」、「奸险」。《三国志·卷五○·吴书·妃嫔传·吴主权潘夫人》:「性险妒容媚,自始至卒,谮害袁夫人等甚众。」
几乎、差一点。如:「险胜」、「险遭毒手」、「险被活埋」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·第四本·第三折》:「眼底空留意,寻思起就里,险化做望夫石。」
險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虛檢切,音獫。【說文】阻難也。【玉篇】高也,危也。【易·屯卦】動乎險中。【坎卦】習坎,重險也。【又】天險不可升也,地險山川丘陵也,王公設險,以守其國,險之時用大矣哉。
又司險,官名。【周禮·夏官】司險掌九州之圖,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,而達其道路。
又【玉篇】邪也,惡也。【書·盤庚】今汝聒聒,起信險膚。【傳】起信險僞,膚受之言。
又【周禮·春官·典同】險聲斂。【註】險謂偏弇也。險則聲斂不越也。
又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弓人】疢疾險中。【註】險,傷也。
又地名。【史記·朝鮮傳】都王險。【註】險城,在樂浪郡浿水之東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遼東郡險瀆。【註】朝鮮王滿都也,依水險故名。
又【地理志】中山國安險。
又【爾雅·釋魚】蜠大而險。【註】險者,謂汙薄。
又【集韻】所斬切,音摻。艱難也。
又希埯切,薟上聲。峻也。
又巨險切,音芡。與儉同。
又居奄切,音檢。【字林】山形似重甑。◎按此乃隒字之音義。類篇,隒又居奄切,而集韻隒闕此一音,乃隒譌作險耳。
又【集韻】魚銜切,音𡆑。本作巖。【史記·殷本紀】得說於傅險中。【註】險,亦作巖。 【集韻】或作嶮。
險 《说文解字》
阻,難也。从𨸏僉聲。虚檢切
(險)阻難也。从𨸏。僉聲。虛檢切。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