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 sǎng

注音 ㄙㄤˇ

部首 页

总笔画 16

部首外 10

四角 71982

五笔 cccm

仓颉 edmbo

郑码 xsfg

字形 左右结构

笔顺 5454541234132534

统一码 基本区 U+98A1

繁体字    异体字 

拼音 sǎng

注音 ㄙㄤˇ

部首部外 10 总笔画 16

统一码 基本区 U+98A1 笔顺 5454541234132534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sǎng ㄙㄤˇ

     ◎ 额,脑门儿:稽~(古代一种跪拜礼,屈膝下拜,以额触地。居丧、请罪、投降时行之)。

英语 the forehead; to kowtow

德语 Stirn (S)

法语 front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
sǎng

〈名〉

(1) 额头 [forehead]

颡,额也。从页,桑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
中夏谓之额,东齐谓之颡。——《方計》

可使过颡。——《孟子》

河目龙颡。——《孔子家语·困誓》

靥辅在颊则好,在颡则丑。——刘安《淮南子》

(2) 又如:颡骨(额骨);颡泚(额上汗淋淋。借指心中惶惶不安);颡汗(额头上冒汗)

(3)[head]

修鳞脱远枝,巨颡拆老拳。——· 杜甫《义鹘》

(4) 喉咙;嗓子 [throat]。如:颡根(喉的后部);颡子眼(喉咙眼);颡根轴子(即人体咽喉与食管部位);颡子(喉咙)

词性变化



sǎng

〈动〉

“稽颡”的省称,即叩头、磕头 [kowtow;kotow]

拜稽颡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。注:“头触地。”

再拜颡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