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 

注音 ㄊㄚˇ

部首 犭

总笔画 19

部首外 16

四角 47286

五笔 qtgm|qtsm

仓颉 khdlc

郑码 qmrl

字形 左右结构

笔顺 3531251234352511134

统一码 基本区 U+737A

简体字    异体字 𧴡

拼音

注音 ㄊㄚˇ

部首部外 16 总笔画 19

统一码 基本区 U+737A 笔顺 3531251234352511134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ㄊㄚˇ

  1. 〔水~〕哺乳動物,腳短,趾間有蹼,體長七十餘釐米。晝伏夜出,善游水,食魚、蛙等,毛棕褐色,是珍貴的襲皮。
  2. 〔旱~〕哺乳動物,前肢發達善掘土,毛皮可制衣帽。是鼠疫的傳播者。亦稱“土撥鼠”。
  3. 〔海~〕哺乳動物,體圓而長,毛皮很珍貴。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。通稱“海龍”。

英语 otter

德语 Otter (lat: Lutrinae, ein Säugetier)​ (S, Bio)

法语 loutre

國語辭典

ㄊㄚˋ
  1. 动物名。哺乳动物纲食肉目。分水、海、旱三种。

ㄊㄚˇ​tǎ
  1. (一)​之又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