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 基本解释
攝 國語辭典
引持、牵提。《汉书·卷三二·张耳陈余传》:「吏尝以过笞余,余欲起,耳摄使受笞。」
整理。《史记·卷七七·魏公子传》:「侯生摄敝衣冠,直上载公子上坐,不让。」
维持、保持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「姓利相更,成而不迁,乃能摄固,保其土房。」
留取、收。如:「摄影」、「拍摄」、「摄取镜头」。
吸引、吸取。如:「勾魂摄魄」。唐·顾况〈广陵白沙大云寺碑〉:「磁石摄铁,不摄鸿毛。」《西游记·第二○回》:「把我师父摄了,倒转问我做甚!」
捉拿、拘捕。如:「勾摄」。《国语·吴语》:「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。」
统辖、管理。如:「统摄」。《后汉书·卷六六·陈蕃传》:「人君者,摄天地之政,秉四海之维。」
代理、兼理。如:「摄政」。《孟子·万章上》:「尧老而舜摄也。」唐·陈鸿〈东城老父传〉:「老人见黄门侍郎杜暹出为碛西节度,摄御史大夫,始假风宪以威远。」
辅佐、帮助。《诗经·大雅·既醉》:「朋友攸摄,摄以威仪。」
迫近、夹处。《论语·先进》:「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。」
保养。如:「摄生」。南朝梁·沈约〈神不灭论〉:「虚用损年,善摄增寿。」
安定的。《集韵·入声·帖韵》:「摄,摄然,安也。」《汉书·卷六四上·严助传》:「天下摄然,人安其生。」
攝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書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失涉切,𠀤音歙。【說文】引持也。【左傳·成十六年】請攝飮焉。【魯語】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,使長監於世,故能攝固,不解以久。【前漢·張耳𨻰餘傳】吏嘗以過笞餘,餘欲起,耳攝使受笞。
又收斂也。【詩·大雅】朋友攸攝,攝以威義。【疏】相攝斂而佐助之以威儀之事也。【莊子·胠篋篇】攝緘縢,固扃鐍。【註】攝,猶結也。
又整飭也。【儀禮·士冠禮】再醮攝酒。【疏】更撓攪添益,整頓示新也。【史記·荆軻傳】吾曩者目攝之。【註】怒視以攝整之也。
又總也,兼也,代也。【禮·喪服小記】士不攝大夫。【疏】士喪無主。不敢使大夫兼攝爲主也。
又【曾子問】卿大夫士,從攝主,北面于西階南。【註】攝主上卿,代君聽國政。【左傳·成二年】攝官承乏。一曰假也。【禮·檀弓】伯高之喪,冉子攝束帛乗馬而將之。【註】攝猶貸也。
又錄也,追也,捕也。
又讋服也。【前漢·霍去病傳】攝讋者弗取。【註】謂振動失志氣者,則赦也。
又龜名。【爾雅·釋魚】三曰攝龜。
又【唐韻】奴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諾協切,𠀤音敜。亦持也。一曰安也,靜謐貌。【前漢·嚴助傳】天下攝然,人安其生。
又【集韻】質涉切,音慴。曲折也。一曰龜名。
又詰叶切,音篋。【爾雅註】攝龜,小龜也,腹甲曲折,能自張閉,江東呼爲陵龜。郭璞說。
又色甲切,音霎。與翣同。【楚語】屛,攝之位。【註】屛,屛風也。攝形如今要扇,皆所以分別尊𤰞,爲祭祀之位。
攝 《说文解字》
引持也。从手聶聲。書涉切
(攝)引持也。謂引進而持之也。凡云攝者皆整飭之意。論語攝𪗋。史記。矦生攝弊衣冠。襄十四年左傳曰。不書者惰也。書者攝也。注云。能自攝整。詩。攝以威儀。傳曰。言相攝佐者以威儀也。論語。官事不攝。注云。攝猶兼也。皆引持之意。从手。聶聲。書涉切。八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