霾 详细解释
霾 國語辭典
名
悬浮于空气中之烟、尘等微粒聚集形成的昏暗现象。唐·卢纶〈送惟良上人归江南〉诗:「苦雾沉山影,阴霾发海光。」《红楼梦·第七八回》:「尘霾敛兮星高,溪山丽兮月午。」
动
大风扬尘土,从上而下。《诗经·邶风·终风》:「终风且霾,惠然肯来。」
覆藏。《楚辞·屈原·九歌·国殇》:「霾两轮兮絷四马,援玉枹兮击鸣鼓。」通「埋」。
© gushici.net
霾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莫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謨皆切,𠀤音埋。【說文】風雨土也。从雨貍聲。【釋名】霾,晦也。言如物塵晦之色也。【埤雅】霾下也。【爾雅·釋天】風而雨土爲霾。【疏】孫炎曰:大風揚塵,土從上下也。【詩·邶風】終風且霾。【傳】霾,雨土也。【集韻】或作䨪。
又【正韻】左傳,叔豹季霾。◎按左傳文十八年,今本作季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暮拜切,音韎。義同。
© gushici.net
霾 《说文解字》
『說文解字』
風雨土也。从雨貍聲。《詩》曰:“終風且霾。”莫皆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霾)風而雨土爲霾。依釋天補三字。邶風。終風且霾。釋天曰。風而雨土爲霾。傳曰。霾、雨土也。釋名曰。霾、晦也。从雨。貍聲。莫皆切。古音在一部。詩曰。終風且霾。
© gushic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