芃 |
|
芃 详细解释
芃 國語辭典
形
草木茂盛。《说文解字·艸部》:「芃,艸盛也。」《诗经·鄘风·载驰》:「我行其野,芃芃其麦。」《清史稿·卷九十七·乐志四》:「蓊郁元云渰宸枫,大雨时行黍稷芃。」
兽毛蓬松杂乱。《诗经·小雅·何草不黄》:「有芃者狐,率彼幽草。」
© gushici.net
芃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薄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蒙切,𠀤音篷。【說文】草盛也。【詩·鄘風】芃芃其麥。【傳】麥芃芃然方盛長。
又【詩·小雅】有芃者狐,率彼幽草。【傳】芃小,獸貌。【註】芃,尾長貌。
又草名。【山海經】成侯之山,其草多芃。
又【唐韻】房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符風切【正韻】符中切,𠀤音馮。義同。
又【唐韻古音】讀凡,引《說文》云芃,从艸凡聲。
© gushici.net
芃 《说文解字》
『說文解字』
艸盛也。从艸凡聲。《詩》曰:“芃芃黍苗。”房戎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芃)艸盛皃。皃字依韵㑹。鄘風。芃芃其麥。毛曰。芃芃然方盛長。从艸。凡聲。房戎切。古音在七部。衞彈碑。梵梵黍稷。隷變從林。而葛洪字苑始有梵字。潔也。凡泛切。詩曰。芃芃黍苗。曹風傳曰。美皃。小雅傳曰。長大皃。
© gushic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