刪 基本解释
● 刪
- 同“删”。《古俗字略•刪韻》:“刪”,同“删”。《史記•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故刪除其要,歸正道而論之。”
英语 to cut; delete, erase; to geld
德语 löschen, radieren
法语 enlever,effacer
刪 详细解释
詳細字義
◎ 刪
〈動〉
(1) (會意。从刀从冊。冊是簡冊,把若干竹簡編穿在一起叫“冊”。簡冊的內容有問題,就用刀除掉,所以从“刀”。本義:削除)
(2) 削除;勾劃掉 [delete;leave out]
刪,剟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刪,除也。——《三蒼》
刪,定也。——《聲類》
刪,刊也。——《漢書·刑法志》注
刪,削也。——《漢書·丙吉傳》注
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,斫直、刪密、鋤正,以夭梅病梅爲業以求錢也。——清· 龔自珍《病梅館記》
又如:增刪(增加和刪去);刪存(經過刪除保留下來);刪裁(刪除);刪棄(刪除,刪去);刪割(刪去);刪繁(刪除繁冗之言);刪抹(刪除,勾掉)
(3) 刪改,修改 [bowdlerize;revise]。
如:刪修(刪改修訂);刪敘(刪改繁冗而使敘述精要);刪著(修改撰述);刪正(修改使正確)
(4) 選錄,抄錄或摘引 [extract]
刪詩爲三百篇。——《書·孔序》
今刪其要,以備篇籍。——《漢書·藝文志》
又如:刪本(經過刪節的版本);刪要(加以刪削留取精要)
(5) 消除 [dispel]。
如:刪夷,刪刈(削除;剷除)
常用詞組
刪 國語辭典
-
削除。如:「刪除」、「刪減」。《漢書·卷二一·律曆志》:「故刪其偽辭,取正義,著于篇。」
-
截取。《漢書·卷三○·藝文志》:「今刪其要,以備篇籍。」
刪 《康熙字典》
〔古文〕𠛹【唐韻】所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師姦切,𠀤音澘。【說文】剟也。从刀册。册,書也。古以𥳑牘,故曰孔子刪詩,言有所取捨也。會意。【廣韻】又除削也。【前漢·律歷志】刪其僞辭,取正義著於篇。
刪 《说文解字》
剟也。从刀𠕋。𠕋,書也。所姦切〖注〗𠜂。冊。
(刪)剟也。凡言𠜂剟者,有所去卽有所取。如史記司馬相如傳曰:故𠜂要,歸正道而論之。𠜂取猶節取也,謂去其侈靡過實,非義理所尚。取其天子芒然而思已下也。旣錄其全賦矣,謂之𠜂取何也。言錄賦之意在此不在彼也。藝文志曰:今𠜂其要以備篇籍。𠜂其要謂取其要也,不然,豈劉歆七略之要孟堅𧗊𠜂去之乎。詳言之則如律曆志曰𠜂其僞辭,取其義者箸於篇。約言之則如相如傳、藝文志。从刀𠕋。𠕋,書也。說從刀、𠕋之意也。云𠕋書也者,謂凡𥳑牘非必受於王之符命也。築氏爲削。鄭云今之書刀。凡艸𠛝不定者,以削削之謂𠜂。因之凡刊落不用者皆謂之𠜂。所姦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