朒 基本解释
朒 详细解释
朒 國語辭典
名
-
農曆月初月亮在東方出現的情形。《文選·謝莊·月賦》:「朒朓警闕,朏魄示沖。」唐·盧肇〈海潮賦·序〉:「其朒其朓,則潮亦隨之。」
形
-
不足、欠缺。《九章算術·卷七》「盈不足」句下晉·劉徽·注:「盈者謂之朓,不足者謂之朒。」《鏡花緣·第七六回》:「此是盈朒算法,極其容易。」
動
-
畏縮、不伸。如:「肭縮」。《漢書·卷二七·五行志下之下》:「王侯縮朒不任事,臣下弛縱,故月行遲也。」
-
扭傷、折傷。《水滸傳·第四二回》:「有幾個攧翻了的,也有閃朒腿的,扒得起來奔命。」
© gushici.net
朒 《康熙字典》
【正字通】女六切,音衄。【說文】朔而月見東方曰朒。○按朒《說文》作肭,非。當从肉。《謝莊·月賦》朒朓警闕。《李善註》引《說文》亦作朒。餘詳肭字註。
又【玉篇】縮朒,不寬伸之貌。【前漢·五行志】王侯縮朒不任事。【註】鄭氏曰:縮朒,不任事之貌也。
© gushici.net
朒 《说文解字》
『說文解字』
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肭。从月内聲。女六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朒) 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朒。 尙書五行傳:朔而月見東方謂之側匿,側匿則侯王其肅。注云:側匿猶縮縮,行遅皃。肅,急也。君政緩則日行徐,月行疾,臣放恣也。按鄭注譌奪。側匿與縮朒曡韵雙聲。 从月肉聲。 各本篆作肭。解作內聲。今正。女六切。三部。
© gushic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