嵁 |
|
嵁 基本解释
嵁 详细解释
嵁 國語辭典
名
高低不平的山岩。《庄子·在宥》:「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,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。」唐·柳宗元〈至小邱西小石潭记〉:「全石以为底,近岸卷石底以出,为坻为屿,为嵁为岩。」
© gushici.net
嵁 《康熙字典》
【廣韻】口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枯含切【正韻】苦含切,𠀤音龕。嵁巖,不平貌。【莊子·在宥篇】大山嵁巖之下。
又【廣韻】苦咸切【集韻】丘咸切,𠀤音𠔺。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𠀤五感切,音坎。嵁崿,山形。【左思·魏都賦】恆碣嵁崿于靑霄。或作碪。
又【廣韻】士減切【集韻】士檻切,𠀤音嶃。嵁絕,山貌。
© gushic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