揄 基本解释
揄 详细解释
揄 國語辭典
拖曳、牵引。《说文解字·手部》:「揄,引也。」《史记·卷一一七·司马相如传》:「于是郑女曼姬,被阿锡,揄纻缟。」唐·张守节·正义:「揄,曳也。」《聊斋志异·卷一·娇娜》:「女乃敛羞容,揄长袖,就榻诊视。」
挥动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:「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。」《淮南子·泛论》:「揄三尺之刃,造桓公之胸。」
引出、提出。《淮南子·主术》:「使言之而非也,虽在卿相人君,揄策于庙堂之上,未必可用。」《汉书·卷二二·礼乐志》:「神之揄,临坛宇。」唐·颜师古·注:「言神引来降临之也。」
参见「[[揶揄]]」条。
清理米臼,取出米臼中的米。《诗经·大雅·生民》:「或舂或揄,或簸或蹂。」汉·郑玄·笺:「揄,抒臼也。」
参见「揄狄 」条。
揄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羊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容朱切,𠀤音兪。【說文】引也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揄長袂,躡利屣。【前漢·禮樂志】神之揄臨壇宇。
又揄揚,譽言也。【班固·西都賦序】雍容揄揚,著於後嗣。【註】揄引,揚舉也。
又邪揄也。【後漢·王霸傳】市人皆大笑,舉手邪揄之。或作𢶖。【說文】作𣤔。
又【正韻】雲俱切,音于。義同。
又與褕同。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餘招切,音搖。【禮·玉藻】夫人揄狄。【疏】揄,讀如搖。狄,讀如翟。謂畫搖翟之雉於衣也。【陸氏音義】爾雅云:江淮而南,靑質五色皆備成章曰鷂。音搖,謂畫此雉也。
又與舀抭同。【唐韻】以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夷周切,𠀤音由。抒臼也。【詩·大雅】或舂或揄。
又【唐韻】度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徒侯切,𠀤音頭。亦引也。【班固·西都賦】揄文竿,出比目。
又徒口切,音鋀。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他侯切,音偸。垂也。【莊子·漁父篇】被髮揄袂。
又丑鳩切,音抽。垂手行也。
又舂朱切,音輸。閃揄,傾貌。
揄 《说文解字》
引也。从手俞聲。羊朱切
(揄)引也。漢郊祀歌曰。神之揄。臨壇宇。師古云。揄、引也。史記。揄長袂。廣韵。揄揚、詭言也。皆其引申之義。大雅。或春或揄。叚揄爲舀也。从手。兪聲。羊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