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 zhài

注音 ㄓㄞˋ

部首 宀

总笔画 14

部首外 11

四角 30904

五笔 pfjs|paws

仓颉 jtcd

郑码 wdof

字形 上中下结构

笔顺 44511221341234

统一码 基本区 U+5BE8

异体字  𣟋 𡍥 𡎵

拼音 zhài

注音 ㄓㄞˋ

部首部外 11 总笔画 14

统一码 基本区 U+5BE8 笔顺 44511221341234

基本解释

zhài ㄓㄞˋ


  1. 防守用的栅栏:~子。鹿~(军事上常用的一种障碍物,古时多用削尖的竹木或枝杈,现多用铁蒺藜等做成)。
  2. 旧时驻兵的营地:营~。山~。水~。安营扎~。~主。
  3. 村庄:村~。苗~。

英语 stockade, stronghold, outpost; brothel

德语 befestige Räuberhölle in den Bergen (S)​,befestigtes Dorf, von Palisaden umzäuntes Dorf (S)​,Befestigung der Banditen, Feste der Räuber (S)​,Feldlager, Heereslager (S, Mil)​,Lattenzaun, Palisade, Zaun (S)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zhài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木,赛省声。本义:防卫所用的木栅)

(2) 同本义 [stockade;camp]

敌军已近寨。——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寨中人踡伏。

借寨墙为蔽。

(3) 多指四面环围的驻军处,营垒

巴山陈定亦拥兵立寨。——《陈书》

又如:寨落(有栅栏或围墙的村落);寨垛(寨墙上的垛口);寨屋(营房)

(4) 寨子,村庄 [stockaded village]

如:山寨;边寨(边疆地区的寨子);寨壕(环绕村寨的壕沟)

國語辭典

ㄓㄞˋzhài
  1. 防禦盜匪的柵欄。《遼史·卷三四·兵衛志》:「填道路御寨及諸營壘,唯用桑柘梨栗。」也作「寨子」。

  2. 盜寇聚集的地方。如:「山」、「壓寨夫人」。《水滸傳·第一九回》:「先付與小嘍囉齎了,教去裡報知。」

  3. 村莊。如:「孫家」、「趙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