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 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● 對
- 答,答話,回答:~答如流。無言以~。
- 朝着:~酒當歌。
- 處於相反方向的:~面。
- 跟,和:~他商量一下。
- 互相,彼此相向地:~立。~流。~接。~稱(chèn)。~峙。
- 說明事物的關係:~於。~這事有意見。
- 看待,應付:~待。
- 照着樣檢查:核~。校(jiào )~。
- 投合,適合,使相合:~應(yìng )。~勁。
- 正確,正常,表肯定的答語:神色不~。
- 雙,成雙的:配~。~偶。~仗(律詩、駢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義做成對偶的語句)。
- 平分,一半:~開。
- 攙和(多指液體):~水。
- 量詞,雙:一~鸚鵡。
英语 correct, right; facing, opposed
德语 antworten, entgegnen, erwidern ,gegenüber, entgegengesetzt, feindlich ,richtig, korrekt
法语 correct,juste,paire,couple,à,contre,pour,envers,répondre,traiter,s'opposer à,braquer,convenir,confronter,ajuster,régler
對 详细解释
詳細字義
◎ 對
〈動〉
(1) (會意。从口,从“丵”( zhuó,即,古“叢”字,象草木叢生。),从寸。寸,法度也。漢文帝以爲責對而僞,言多非誠,故去其口,以从土。本義:應答)
(2) 同本義 [answer;reply]
對,答也。——《廣韻》
聽言則對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
葉公問 孔子於 子路, 子路不對。——《論語·述而》
唐且對曰:“臣未嘗聞也。”
王語暴以好樂, 暴未有以對也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冠者對。——《儀禮·士冠禮》。注:“應也。”
對曰:“非禮也敢辭。”——《儀禮·曲禮》。注:“答問也。”
操喚 楊修問之, 修以雞肋之意對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又如:無言以對;對當(對答;安排);對嘴(爭辯;爭吵);對理(講理;對證);對番(對證後理曲);對狀(受審問時答述案情);對日(回答有關太陽問題的故事)
(3) 兩者相對;面對 [face;mutual;face to face]
賊易之,對飲酒,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區寄傳》
又如:對食(面對食物;古時宮人相約爲夫婦,稱爲對食);對枰(下棋);對峙(相對峙立);對酒(面對着酒。飲酒);對酌(相對飲酒);對月(向月);對向(應對趨走);對牀(兩人對牀而臥);對棋(相對下棋);對揚(面君奏對)
(4) 相當;相配 [match]
帝作邦作對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。注:“配也。”
木大而莖葉格對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審時》。注:“等也。”
又如:對頭親(門當戶對的親事);對頭(適當的婚配;配偶;冤家;仇敵);對時對景(正符合當時的情景、場合);對合(利息和本錢相等);對越(配稱);對坎兒(雙方情況正好符合);對治(相匹敵)
(5) 覈對,比照着檢查 [check;compare;identify]
以兩司奏狀對勘,以防虛僞。——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又如:對讀(校對);對筆跡;對數字;對理(對質);對保(出具書面保證後,向保證人覈對以證明保證屬實的一種手續)
(6) 攙和 [mix;add]。
如:這酒是對了水的
(7) 對待,以特定方式待[人或物] [treat;deal with;cope with]
夫一人奮死可以對十。——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
又如:他對我不錯
(8) 平分成兩份 [divide into halves]。
如:對股劈;對開;對分
(9) 揚;顯揚;指揚威 [spread;make known;display one's power]
以對於天下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
對揚以闢之。——《禮記·祭統》
(10) 婚娶 [wed]。
如:對親;對值(男女訂爲婚姻)
(11) 抵押 [mortgage]
我們圍着莊子的這幾塊地,年終不是有二百多銀子的租子嗎?就把這個對給他,合他說明白了,按月計利,不論年份,銀到歸贖。——《兒女英雄傳》
(12) 較量,爲爭奪優勢或勝利而激烈鬥爭 [have a contest]。
如:對仗(交戰)
(13) 拼,冒生命危險去做 [risk one's life]。
如:對副(收拾;殺掉);對命(拼命;償命)
(14) 朝着 [subtend;betrained on;be directed at]
當窗理雲鬢,對鏡帖花黃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木蘭詩》
對長亭晚,驟雨初歇。——宋· 柳永《雨霖鈴》
又如:斜邊對直角;弧對圓心角
(15) 對人無愧,不辜負 [be worthy of;not letting down]。
如:對得起,對得住;對不過(對不起);對不住(對不起。對人有愧)
詞性變化
◎ 對
〈名〉
(1) 配偶 [spouse]
擇對不嫁,至年三十。——《後漢書·逸民傳·梁鴻》
(2) 對手,敵對者 [opponent]
而所與對敵,或值人傑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
又如:對兒(對手;對頭)
(3) 對策,一種反措施,用以反對、抑制或抵消另一種措施、辦法或手段 [countermeasure]。
如:對子(辦法)
(4) 對子,對偶的詞句;又指對聯 [antithetical couplet]。
如:喜對;五言對;對筆(寫對聯的一種筆);對兒(對聯)
(5) 姓
◎ 對
〈形〉
(1) 意見、判斷或程序上正確 [right]。
如:他拒絕這一建議很對;你說得對,先生;意見很對;數目不對;猜對了;對,就這麼辦
(2) 相互;兩人在一起 [together]。
如:對談;對飲;對掌(共同掌管);對理(共同審理);對食(共同進餐)
◎ 對
〈量〉
用於按性別、左右、正反等配合的人和物 [couple;pair]。
如:他們是天生的一對;一對杯子;一對櫃子;一對夥伴
◎ 對
〈介〉
(1) 朝,向——用作虛詞,表示動作的對象 [to]。
如:對他的父親談及此事;對你的牙是涼了點;對耕作的危害;對財產的權利
(2) 對待。用法大致同“對於” [toward]。
如:對任何人不懷惡意
常用詞組
對 國語辭典
-
回答地位高的人所提的問題或接續他們的說話。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:「公問之。對曰:『小人有母,皆嘗小人之食矣,未嘗君之羹。』」
-
一般的應答。如:「無言以對」。
-
對待、看待。如:「對人誠懇」。
-
朝著、向著。如:「槍口對準靶子」、「面對面」、「對著天空」。《文選·曹操·短歌行》:「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?」
-
相合、投合。如:「對症下藥」。
-
比照檢查。如:「校對」、「對指紋」、「對身分證」。
-
調整使合標準。如:「將焦距對好」。
-
攙入。如:「再對些熱水進去,否則太冷了。」
-
使兩種事物配合在一起。如:「把門對上」、「對對子」。
-
雙方抗爭起來。如:「他們怒目相向,對起來了。」
-
成雙的人或物。如:「他們正好配成對。」
-
對聯的簡稱。如:「對子」、「門對」、「喜對」。
-
量詞。計算成雙的人或物的單位。如:「一對鐲子」、「三對夫妻」。
-
對面的。如:「對岸」、「對方」。
-
正確、正常的。如:「數目不對」、「神色不對」。
-
表示動作的對象。如:「他對你說什麼?」、「我對環境不熟。」
對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都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都內切,𠀤音碓。【說文】應無方也。本作𡭊。【爾雅·釋言】對,遂也。【疏】遂者,因事之辭。【廣韻】答也。【增韻】揚也。【詩·大雅】以對于天下。【註】答天下仰望之心也。【書·說命】敢對揚天子之休命。
又【禮·曲禮】侍坐於先生,先生問焉,終,則對。【又】君子問更端,則起而對。【註】離席對也。
又次對,轉對。【王球貽謀錄】唐百官入閤,有待制次對官。後唐天成中,廢待制次對官,五日一次,內殿百官轉對。
又當也,配也。【詩·大雅】帝作邦作對。【註】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。
又對簿。【史記·李將軍傳】廣年六十餘矣,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。
又敵也。【吳陸遜曰】劉備今在境界,此疆對也。
又凡物𠀤峙曰對。【杜甫·萬丈潭詩】山危一徑盡,岸絕兩壁對。
對 《说文解字》
譍無方也。从丵从口从寸。
對,對或从士。漢文帝以爲責對而爲言,多非誠對,故去其口以从士也。都隊切文四,重二
(𡭊)𧭭無方也。聘禮注曰:對,荅問也。按對、荅古通用。云𧭭無方者,所謂善待問者如撞鐘,叩以大者則大鳴,叩以小者則小鳴也。無方故從丵口。从丵口。从寸。寸,法度也。丵口而一歸於法度也。都隊切。十五部。
(對)𡭊或从士。漢文帝㠯爲責對而面言,依廣韵訂。多非誠對,故去其口㠯從士也。鍇曰:士,事也。取事實也。按篇、韵皆作土,未知孰是。趙氏明誠曰:據古鐘鼎皆作對。是漢文亦從古耳,非肊更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