瀉 基本解释
瀉 國語辭典
动
水向下急流。如:「倾泻」、「一泻千里」。宋·陆游〈雨夜〉诗:「急雨如河泻瓦沟。」
拉肚子。如:「腹泻」、「上吐下泻」。
© gushici.net
瀉 《康熙字典》
【廣韻】息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洗野切【正韻】先野切,𠀤音寫。【玉篇】傾也。一曰瀉水也。謝靈運詩:石磴瀉紅泉或作寫。《周禮·稻人》以澮寫水。
又【類篇】一曰鑑形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司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四夜切,𠀤音卸。鹵也。【王充·論衡·書解篇】地無毛,則爲瀉土。
又吐瀉也。【釋名】揚豫以東,以吐爲瀉。
又泄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泄瀉,爲注下之症。
© gushici.net
瀉 《说文解字》
『說文解字』
置物也。从宀舄聲。悉也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寫)置物也。謂去此注彼也。曲禮曰。器之漑者不寫。其餘皆寫。注云。寫者、傳己器中乃食之也。小雅曰。我心寫兮。傳云。輸寫其心也。按凡傾吐曰寫。故作字作畫皆曰寫。俗作瀉者、寫之俗字。周禮以澮寫水。不作瀉。寫之則安矣。故从宀。舄聲。悉也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© gushic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