乂 |
|
乂 基本解释
乂 详细解释
乂 國語辭典
動
-
割草。刈的本字。《說文解字·丿部》:「乂,芟艸也。」
-
治理。《漢書·卷六三·武五子傳·齊懷王劉閎傳》:「保國乂民,可不敬與!」唐·韓愈〈爭臣論〉:「閔其時之不平,人之不乂,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,而必以兼濟天下也。」
形
-
安定、平靜。《史記·卷一二·孝武本紀》:「漢興已六十餘歲矣,天下乂安。」《文選·張衡·東京賦》:「區宇乂寧,思和求中。」
名
-
才德出眾的人。《書經·皋陶謨》:「翕受敷施,九德咸事,俊乂在官。」《南史·卷四·齊高帝本紀》:「官方與能,英乂克舉。」
動
-
懲戒。《新唐書·卷一○○·裴矩傳》:「太宗即位,疾貪吏,欲痛懲乂之。」
© gushici.net
乂 《康熙字典》
【廣韻】魚肺切【集韻】魚刈切,𠀤音刈。【說文】芟草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治也。【書·堯典】有能俾乂。通作䢃。
又賢才之稱。【書·臯陶謨】俊乂在官。
又【集韻】牛蓋切,音艾。懲創也。或作㣻。 通作刈艾。
© gushici.net
乂 《说文解字》
《說文解字》
芟艸也。从丿从乀,相交。刈,乂或从刀。魚廢切
《說文解字注》
(乂)芟艸也。艸部曰:芟,㐅艸也。二篆爲轉注。周南曰:是刈是濩。周頌曰:奄觀銍艾。艾者,㐅之叚借字。銍者,所以㐅也。禾部曰:穫,㐅榖也。是則芟艸穫榖總謂之㐅。鄭箋詩云。芟末曰艾。刀部有𠛎。金部有鎌,有鍥,所以芟艸也。銍則穫禾短鎌也。引申之,㐅訓治也。見諸經傳。許辟部云。䢃,治也。引唐書有能俾䢃。則䢃爲正字。从丿乀相交。象左右去之會意也。魚廢切。十五部。
(刈)乂或从刀。乂者,必用𠛎鎌之屬也。
© gushic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