聾 基本解释
聾 國語辭典
名
听觉迟钝或无法听到声音的症状。《说文解字·耳部》:「聋,无闻也。」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「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。」
形
听觉迟钝或听不到声音。如:「耳聋」。《宋书·卷五三·庾登之传》:「不痴不聋,不为姑公。」
昏昧不明。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:「郑昭、宋聋,晋使不害,我则必死。」晋·杜预·注:「聋,暗也。」
© gushici.net
聾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盧紅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盧東切,𠀤音籠。【說文】無聞也。【釋名】籠也。如在蒙籠之內,不可察也。【左傳·僖二十六年】耳不聽五聲之和爲聾。
又【宣十四年】鄭昭宋聾。【註】聾,闇也。【禮·王制】瘖聾跛躃斷者。【疏】聾謂耳不聞聲。
又葱聾,獸名。【山海經】符禺之山,其獸多蔥聾,其狀如羊而赤鬛。【註】葱聾,如羊,黑首赤鬛。
又【韻補】叶盧黃切,音郞。【易林】遠視無光,不知靑黃。黈纊塞耳,使君闇聾。
© gushici.net
聾 《说文解字》
『說文解字』
無聞也。从耳龍聲。虚紅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聾)無聞也。从耳。龍聲。盧紅切。九部。
© gushic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