纛 基本解释
纛 详细解释
纛 國語辭典
名
以牦牛尾或雉尾为装饰的大旗,古时多用在丧葬大事及显贵人家。《周礼·地官·乡师》:「及葬持纛,以与匠师御育匶而治役。」
舞者所持的羽毛。《尔雅·释言》:「纛,翳也。」邢昺疏引孙炎曰:「纛,舞者所持羽也。」
军中的大旗。《周书·卷一七·刘亮传》:「亮乃将二十骑,先竖纛于近城高岭,即驰入城中。」
(一)之又音。
© gushici.net
纛 《康熙字典》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杜皓切,音道。【玉篇】羽葆幢也。亦作翿。【周禮·地官·鄕師】及葬執纛,以興匠師。【註】雜記曰:匠人執翿。鄭司農云:翿,羽葆幢也。爾雅曰:纛,翳也,以指麾輓柩之役。
又【前漢·高帝紀】黃屋左纛。【註】李斐曰:纛,毛羽幢也。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之。蔡邕曰:以犛牛尾爲之,如鬥,或在騑,或在衡。應劭曰:雉尾爲之,在左驂當鑣上。
又【集韻】皁纛,軍中大旗也。
又【廣韻】徒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大到切,𠀤音導。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徒沃切,音毒。𢃶或作纛。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徒谷切【正韻】杜谷切,𠀤音獨。義同。
又【正韻】徒刀切,音陶。義同。
© gushic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