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 zhēng

注音 ㄓㄥ

部首 灬

总笔画 10

部首外 6

四角 17331

五笔 bigo

仓颉 nemf

郑码 xkau

字形 上下结构

笔顺 5253414444

统一码 基本区 U+70DD

异体字  𤇏 𤇶

拼音 zhēng

注音 ㄓㄥ

部首部外 6 总笔画 10

统一码 基本区 U+70DD 笔顺 5253414444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zhēng ㄓㄥˉ

  1. 众多:~民。
  2. 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:“冬祭白~”。
  3. 美。
  4. 进献。
  5. 同“”,热气上升。
  6. 古代指与母辈淫乱。

英语 rise, steam; many, numerous

德语 fortschreiten, vorrücken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zhēng

〈动〉

(1) (形声。从火,丞声。本义:火气上行)

(2) 同本义 [evaporate]

烝,火气上升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阳气俱烝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
释之叟叟,烝之浮浮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
(3) 又如:烝烝(热气升腾的样子);烝云(上腾的云气);烝濡(烝腾的湿气);烝润(湿热润发)

(4) 用蒸汽加热。后作“蒸” [steam]

烝之浮浮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
故枸木必将待櫽烝矫然后直。——《荀子·性恶》

易牙烝其子首而进之。——《韩非子·难一》

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云:“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烝食不?”——《世说新语》

(5) 又如:烝炊(蒸煮);烝壶(蒸熟的葫芦瓜);烝糕(以米粉或面粉发酵加糖蒸成的糕)

(6) 一般指娶父亲的妻妾及兄长的妻妾 [incest]

初,惠公之即位也少, 人使 昭伯烝于 宣姜,不可,强之。——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

武媚娘而悦之,遂即东厢烝焉。—— · 周清源《西湖二集》

(7) 又如:烝淫(指与母辈通奸的淫行);烝报(乱伦之行);烝弑(奸淫母辈,残杀君父);烝乱(淫乱)

(8) 用火烘烤 [roast]

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矫燃后直。——《荀子·性恶》

(9) 蒸发 [evaporate]

月丽于上,山烝于下。——王充《论衡》

(10) 进;前进 [advance]

烝我髦士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

词性变化


zhēng

〈形〉

(1) 众多;众[numerous;many]

有豕向蹄,烝涉波矣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渐渐之石》

天生烝民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》

(2) 又如:烝人(民众,百姓);烝民(民众,百姓);烝涉(成群涉水);烝庶(众人,民众);烝黎(百姓)

(3) 美;美好 [beautiful;fine]

文王烝哉!——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

國語辭典

ㄓㄥzhēng
  1. 火气上升。《墨子·节用中》:「逮夏,下润湿上熏。」

  2. 用热水气蒸东西。如:「鱼」、「饭」。宋·苏轼〈酒经〉:「吾始取面而起肥之,和之以姜液,之使十裂。」通「蒸」。

  3. 上淫,与长辈妇女奸通。《左传·桓公十六年》:「卫宣公于夷姜。」《辽史·卷一一二·逆臣传上·耶律滑哥传》:「性阴险,初其父妾,惧事彰,与克萧台哂等共害其父。」

  1. 众多。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「天生烝民,有物有则。」唐·杜甫〈无家别〉诗:「人生无家别,何以为烝黎?」

  1. 古代冬天的祭祀。《书经·洛诰》:「戊辰,王在新邑,祭岁。」《礼记·王制》:「天子诸侯宗庙之祭,春曰礿,夏曰禘,秋曰尝,冬曰。」

  1. 发语词,置于句首。《诗经·豳风·东山》:「蜎蜎者蠋,在桑野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