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 chōng

注音 ㄔㄨㄥ

部首 臼

总笔画 11

部首外 5

四角 50777

五笔 dwvf|dwef

仓颉 qkhx

郑码 conb

字形 上下结构

笔顺 11134321511

统一码 基本区 U+8202

异体字  𦥴 𦥽 𦦓 𢪠 𦦁

拼音 chōng

注音 ㄔㄨㄥ

部首部外 5 总笔画 11

统一码 基本区 U+8202 笔顺 11134321511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chōng ㄔㄨㄥˉ

  1.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:~米。~药。

英语 grind in mortar

德语 zerklopfen, klopfen, schlagen ,zerstossen (Körner)​

法语 piler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chōng

〈动〉

(1)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 [pound]

舂,捣粟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城曰舂。——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

水舂河漕。——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。注:“即水碓也。”

又如:舂堂(又叫舂塘。舂谷的木槽);舂谷(舂捣谷物);舂揄(指舂米。捣米于臼曰舂,自臼取出曰揄)

(2) 通“冲”。冲击 [rush]

舂其喉以戈,杀之。——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

舂,撞也。以舂筑地为节也。——《释名》

又如:舂击(冲击);舂撞(冲撞;冲击)

词性变化


chōng

〈名〉

(1)[mortar]

刚勇有力,能举石舂。——《聊斋志异》

(2) 古代因犯罪或被俘等成为舂膳的奴隶 [pounding slave]

如:舂市(古代舂人所役女犯劳作之处);舂槁(又叫舂槁。 代舂人、槁人的合称。职掌罪人服苦役之事)

國語辭典

ㄔㄨㄥchōng
  1. 把穀物以杵臼搗去皮殼。如:「舂藥」。《說文解字·臼部》:「舂,擣粟也。」唐·張籍〈羈旅行〉:「主人舂米為夜食,晨雞喔喔茅屋傍。」

  2. 突擊、刺擊。《史記·卷三三·魯周公世家》:「富父終甥,舂其喉,以戈殺之。」唐·白居易〈潛別離〉詩:「深籠夜鎖獨棲鳥,利劍舂斷連理枝。」

  1. 古代的一種刑罰。婦女犯罪時以舂米代替軍役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厲》:「其奴,男子入于罪隸,女子入于舂、槀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