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 shī

注音 

部首 氵

总笔画 13

部首外 10

四角 31114

五笔 igxf

仓颉 emvg

郑码 vazb

字形 左右结构

笔顺 4411554554121

统一码 基本区 U+6EBC

异体字  𤃁

拼音 shī

注音

部首部外 10 总笔画 13

统一码 基本区 U+6EBC 笔顺 4411554554121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shī ㄕˉ

  1. 低下潮湿。《説文•水部》:“溼,幽溼也。”《莊子•讓王》:“上漏下溼,匡坐而弦。”漢蔡邕《述行賦》:“窮變巧于臺榭兮,民露處而寢溼。”清黄肇敏《黄山紀遊》:“院甚潮溼,塵凝佛面。”
  2. 沾水;含水多。《廣韻•緝韻》:“溼,水霑也。”唐王昌齢《釆蓮曲二首》之一:“吴姬越豔楚王妃,争弄蓮舟水溼衣。”清魏源《道光洋艘征撫記下》:“所備火舟薪葦,皆淋溼不堪用。”
  3. 中医术语。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为六淫。湿属阴邪,流行于夏季。《素問•天元紀大論》:“寒暑燥溼風火,天之陰陽也。”

英语 damp, moist; dampness, moisture

法语 mouillage (physique)​

國語辭典

shī
  1. 水分多、含有水分的。如:「把溼毛巾擰乾。」宋·姜夔〈昔遊〉詩:「燎茅烘溼衣,客有見留者。」

  1. 沾水、沾潤。如:「淚溼衣襟」、「全身溼透」。

  1. 中醫六淫之一。因溼氣過大,阻滯氣的活動而致病,流行於長夏。如:「溼毒」、「風溼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