濘 基本解释
濘 详细解释
濘 國語辭典
名
-
路上淤積的汙水和爛泥。如:「泥濘」。《左傳·僖公十五年》:「戰于韓原,晉戎馬還濘而止。」晉·杜預·注:「濘,泥也。」《新唐書·卷一○九·楊再思傳》:「再思入朝,有車陷于濘,叱牛不前。」
動
-
滯泥、困陷。《管子·地員》:「不濘車輪,不汙手足。」
© gushici.net
濘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乃定切,音甯。淖也。【左思·吳都賦】流汗霢霂,而中逵泥濘。
又【集韻】一曰淸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乃挺切【韻會】乃頃切,𠀤寧上聲。義同。
又㴿濘,水沸貌。
又汀濘,小水。【張協·七命】何異促鱗之游汀濘。
又【集韻】囊丁切,音寧。亦小水也。
又乃計切,泥去聲。涵也。
© gushici.net
濘 《说文解字》
《說文解字》
滎濘也。从水寕聲。乃定切
《說文解字注》
(濘)滎濘也。从水寜聲。乃定切。十一部。按濴濘曡韵。此當依七命注奴泠切。後人謂淖爲泥濘,讀乃定切,義與音皆非古矣。
© gushic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