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 

注音 ㄩˋ

部首 示

总笔画 17

部首外 12

四角 27901

五笔 trhi|ttgi

仓颉 hlmmf

郑码 oiyb

字形 上下结构

笔顺 33231121215211234

统一码 基本区 U+79A6

简体字    异体字  𢕥 𤎇 𧗻

拼音

注音 ㄩˋ

部首部外 12 总笔画 17

统一码 基本区 U+79A6 笔顺 33231121215211234

基本解释

ㄩˋ


  1. 祭祀。《説文•示部》:“禦,祀也。”
  2. 息止;禁止;阻止。《爾雅•釋言》:“禦,禁也。”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禦,止也。”
  3. 抗拒;抵擋。《小爾雅•廣言》:“禦,抗也。”
  4. 匹敵;相當。《廣韻•語韻》:“禦,應也,當也。”
  5. 護衛。唐張鷟《倉部二條之一》:“冰霜凛冽,白璧不可以禦形;水旱災危,黄金不可以適口。”
  6. 強暴;暴虐。《詩•大雅•蕩》:“咨汝殷商,曾是彊禦,曾是掊克。”

英语 defend, resist, hold out against

德语 erwehren, widerstehen

法语 résister à,impérial

國語辭典

ㄩˋ
  1. 抵抗、抵擋。如:「防禦」、「禦寒」。《詩經·小雅·常棣》:「兄弟䦧於牆,外禦其務。」《國語·齊語》:「君有此士也三萬人,以方行於天下,以誅無道,以屏周室,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。」

  2. 阻止、禁止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寤氏》:「禦晨行者,禁宵行者。」

  1. 強權、暴虐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「今之諸侯取之於民也,猶禦也。」《抱朴子·外篇·行品》:「然而膽勁心方,不畏強禦,義正所在,視死猶歸。」

  2. 侍衛、衛兵。《隋書·卷二八·百官志下》:「改領軍為左右屯衛,加置左右禦。」《新唐書·卷一六二·獨孤及傳》:「自可扼要害之地,俾置屯禦,悉休其餘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