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 zàn

注音 ㄗㄢˋ

部首 王

总笔画 23

部首外 19

四角 14186

五笔 gtfm

仓颉 mghuc

郑码 cmrl

字形 左右结构

笔顺 11213121353121352511134

统一码 基本区 U+74DA

简体字    异体字 

拼音 zàn

注音 ㄗㄢˋ

部首部外 19 总笔画 23

统一码 基本区 U+74DA 笔顺 11213121353121352511134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zàn ㄗㄢˋ

  1. 質地不純的玉。《周禮•考工記•玉人》:“天子用全,上公用龍,侯用瓚,伯用將。”
  2. 古禮器。用以盛鬯酒灌祭,也用於賓客行爵。以圭為柄者稱圭瓚,以璋為柄者稱璋瓚。《集韻•考换韻》:“瓚,裸器。”《詩•大雅•旱麓》:“瑟彼玉瓚,黄流在中。”

英语 ceremonial libation cup

详细解释

詳細字義



zàn

〈名〉

(1) (形聲。从玉,贊聲。本義:質地不純的玉)

(2) 同本義 [impure jade]

瓚,三玉、二石也。——《說文》徐鍇系傳:“謂五分玉之中二分是石。”

(3) 古代祭祀時用的玉勺子 [ceremonial ladle made of jade]

瑟彼玉瓚,黃流在中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旱麓》

國語辭典

ㄗㄢˋzàn
  1. 含有雜質的玉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玉人》:「天子用全,上公用龍,侯用瓚,伯用將。」

  2. 古代祭禮中用來舀酒的玉勺。《詩經·大雅·旱麓》:「瑟彼玉瓚,黃流在中。」《左傳·昭公十七年》:「若我用瓘斝玉瓚,鄭必不火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