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 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〈动〉
(1)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,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。本义:行走)
(2) 同本义 [walk]
步,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跬步而不敢忘,孝也。——《礼记·祭义》
王朝步自周。——《书·召诰》
步路马必中道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见夫人之步马者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
步余马兮山皋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(3) 又如:止步;信步(随意走动;散步);步步虚心(时时虚怀若谷,毫不自满);步阁(步廊,走廊);步趋(行走)
(4) 以脚步测量远近 [measure]。如:步一步两房之间的距离;步景(测量日影);步量(用脚步测量);步弓(丈量土地用的一种木制器具)
(5) 按照,跟着;跟随 [follow]
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,因步其韵奉和。—— 毛泽东《浣溪沙》
(6) 又如:步人后尘;步武(追随前人脚步而行);步趾(犹追随);步趋(追随,效法)
(7) 踏 [step on]。如:步斗(步玄斗。道士礼拜星宿、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。其步行转折,据说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);步舞(踏步起舞)
(8) 推算;测算 [calculate;reckon]
迎日步气。——《时令论上》
(9) 又如:步天(测算天体);步漏(推算时刻);步历(推算岁时节候)
词性变化
〈名〉
(1) 脚步,步伐 [step]
纤纤作细步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盈盈公府步(方步),冉冉府中趋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(2) 又如:方步(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);放步(迈开大步);阔步(迈大步);碎步(小而快的步子);纵步(放开脚步)
(3) 古时一举足叫跬(半步);两足各跨一次叫步。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[pace]
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(4) 又如:跑步;大踏步;步伐(行走的步子);朝门走了两步,停了下来
(5) 通常是连续发生的一次行动、一个步骤 [step;procedure]。如:下一步怎么办;初步(第一阶段)
(6) 步兵(诸兵种之一) [infantry]
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(7) 又如:步士(步兵);步队(步兵队伍);步骑(步兵与骑兵);步哨(专任警戒的士兵)
(8) 时运,命运 [luck]
於乎有哀,国步斯频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(9) 又如:不幸落到这一步;后步(余地);地步(处境;景况)
(10) 埠 [dock],水边停船处
宅有新屋,步有新船。——韩愈《柳州罗池庙碑》
江之浒,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。——柳宗元《铁炉步志》
(11) 姓
〈量〉
长度单位,历代不一,周代以八尺为一步,秦代以六尺,为一步
舆六尺,六尺为步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步 國語辭典
-
行、走,用腳走路。如:「散步」、「平步青雲」、「安步當車」。《書經·武成》:「王朝步自周,于征伐商。」《莊子·田子方》:「夫子步亦步,夫子趨亦趨。」
-
追隨、跟從、仿效。如:「步其後塵」。《國語·周語下》:「目以處義,足以步目,今晉侯視遠而足高,目不在體,而足不步目,其心必異矣。」明·湯顯祖《南柯記·第四二齣》:「步影尋蹤,皆如所夢。」
-
推算。《文選·陸機·演連珠五○首之四七》:「是以儀天步晷,而脩短可量。」
-
腳步,走路時兩腳前後的距離。如:「小碎步」、「輕移蓮步」、「寸步不離」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或百步而後止,或五十步而後止。」《荀子·勸學》:「故不積蹞步,無以至千里。」
-
量詞:➊ 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。歷代規定不一,或為六尺,或為六尺四寸。《新唐書·卷三七·地理志一》:「皇城長千九百一十五步,廣千二百步。」➋ 計算邁步次數的單位。如:「向前走五步。」➌ 計算事情步驟的單位。如:「做任何事第一步是要先打好基礎。」
-
階段。表示程度。如:「走一步,算一步。」《紅樓夢·第六七回》:「我任憑怎麼沒見世面,也到不了這步田地,因送的東西少,就生氣傷心。」
-
所處的境況、境地。如:「少時不努力,才落到這一地步。」
-
氣運、時運。如:「國步惟艱」。《詩經·小雅·白華》:「天步艱難,之子不猶。」
-
碼頭,水邊泊船的地方。南朝梁·任昉《述異記·卷下》:「吳江中又有魚步、龜步,湘中有靈妃步。」唐·韓愈〈正議大夫尚書左丞孔公墓誌銘〉:「蕃舶之至泊步,有下碇之稅。」通「埠」。
-
姓。如三國時吳國有步騭。
步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薄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故切,𠀤音捕。【說文】行也。【書·武成】王朝步自周。【傳】步,行也。《正義》曰:《爾雅·釋宮》云:堂上謂之行,堂下謂之步。彼相對爲名耳,散則可以通,故步爲行也。【楚辭·招䰟】步騎羅些。【註】乗馬爲騎,徒行爲步。
又【小爾雅】跬,一舉足也。倍跬謂之步。【白虎通】人踐三尺法天地人,再舉足步備隂陽也。【周禮·夏官】射人以貍步張三侯。【註】鄭司農云:貍步,謂一舉足爲步,於今爲半步。
又【司馬法】六尺爲步,步百爲畝。【禮·王制】古者以周尺八尺爲步,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爲步。【正義曰】古者八寸爲尺,周尺八尺爲步,則一步六尺四寸。【史記·秦始皇紀】數以六爲紀,六尺爲步。【註】索隱曰:《管子》《司馬法》皆云六尺爲步,非獨秦制。
又王制八尺爲步,今以六尺四寸爲步,步之尺數亦不同。
又輦行曰步。【韻會】世稱輦車曰步輦,謂人荷而行,不駕馬也。
又徐行曰步。【屈原·離騷】步余馬於蘭臯兮。【說苑·建本篇】走者之速,步者之遲。
又促行曰趨,闊行曰步。【莊子·田子方】步亦步,趨亦趨。
又【任昉·述異記】水際謂之步。上虞縣有石駞步,吳中有瓜步,吳江中有魚步、龜步,湘中有靈妃步。按吳楚閒謂浦爲步,語之訛耳。【水經注】贛水逕豫章郡北爲津步,步卽水渚也。【靑箱雜記】嶺南謂村市爲墟,水津爲步。
又【柳宗元·鐵爐步志】江之滸,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。【韓愈·孔戣墓誌】蕃舶至泊步,有下碇之稅。通作埠。今人呼船儈曰埠頭。埠音如步。
又【爾雅·釋樂】徒擊鼓謂之步。【疏】凡八音備作曰樂。一音獨作不得以樂名也。
又人才特出謂之獨步。【晉書·王坦之傳】江東獨步王文度。
又馬步,謂神爲災害馬者。一曰行神。【周禮·夏官·校人】冬祭馬步。
又人物烖害之神皆曰步。【周禮·夏官·校人疏】𤣥冥之步,人鬼之步是也。
又【地官·族師·祭酺註】酺者,爲人物烖害之神。故書酺爲步,蓋步與酺字異而音義同也。
又習馬曰步馬。【左傳·襄二十六年】左師見夫人之步馬者。
又牽行也。【禮·曲禮】步路馬必中道。
又行師曰步師。【左傳·僖三十三年】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于敝邑。
又行爵曰步爵。【禮·少儀】未步爵,不嘗羞。
又推歷曰步歷。【左傳·文元年疏】日月轉運於天,猶如人之行步,故推歷謂之步歷。【後漢·楊厚傳】就同郡鄭伯山,受河洛書及天文推步之術。【陸機·演連珠】儀天步晷,而修短可量。
又《律歷》,書名,五星爲五步。見【漢制考】。
又運也,國運曰國步,天運曰天步。【詩·小雅】國步蔑資。【又】天步艱難。
又陟大位曰攺步。【周語】攺玉攺步。
又步驟。【後漢·曹褒傳】三五步驟,優劣殊軌。【註】《孝經鉤命決》曰:三皇步,五帝驟,三王馳。宋均註云:步謂德𨺚道用,日月爲步,時事彌順,日月亦驟,勤思不已,日月乃馳,是優劣也。
又姓。【廣韻】晉有步場,食采於步,後因氏焉。孔子弟子有步叔乗,三國吳丞相步騭。
又三字姓。【後魏書】有步六孤氏,後改爲陸氏。
又西方步鹿根氏,後改爲步氏。
又【北齊書】有步大汗氏。
又百步,溪名。【廣輿記】在台州臨海縣,一呼惡溪。
又千步,香名。【任昉·述異記】南海山出千步香,佩之香聞千步。今海嵎有千步草,是其種也。《雜貢籍》曰:南郡貢千步香。
又步光,劒名,見【越絕書】。
又步搖,婦人首飾名。見【採蘭雜志】。【俗書正訛】从𣥂,反止也。从少,非。𣥂字仅在步字中使用,日人将步简化为歩,便利步字的使用。
步 《说文解字》
行也。从止𣥂相背。凡步之屬皆从步。薄故切
(步)行也。行部曰:人之步趨也。步徐,趨疾。釋名曰:徐行曰步。从止𣥂相背。止𣥂相竝者,上登之象。止𣥂相隨者,行步之象。相背猶相隨也。薄故切。五部。凡歩之屬皆从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