軌 基本解释
軌 國語辭典
车行的痕迹。《广韵·上声·旨韵》:「轨,车迹也。」唐·柳宗元〈辩侵伐论〉:「周道既坏,兵车之轨交于天下,而罕知侵伐之端焉。」
车子两轮间的距离。《礼记·中庸》:「今天下车同轨,书同文,行同伦。」
火车、星体等运行的路线。如:「铁轨」。《淮南子·本经》:「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。」
法度、常规。如:「常轨」、「步入正轨」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:「是故圣人一度循轨,不变其宜,不易其常。」
姓。如周代有轨革。
遵照、依循。《尹文子·大道下》:「心不畏时之禁,行不轨时之法,此大乱之道也。」 《后汉书·卷三○下·襄楷传》:「臣窃见去岁五月,荧惑入太微,犯帝坐,出端门,不轨常道。」
軌 《康熙字典》
〔古文〕𨑍𧗝【廣韻】居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矩鮪切,𠀤音宄。【說文】車轍也。【孟子】城門之軌。【註】車轍迹也。
又車軸也。【禮·少儀】其在車,左執轡,右受爵,祭左右軌范乃飮。【註】軌,謂轊頭也。
又【正韻】法也,則也。【左傳·隱五年】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。【前漢·賈山傳】軌,事之大者也。【註】軌謂法度,故凡不循法度者,謂之不軌。
又【正韻】循也。【史記·天官書】星辰軌道。【註】謂循其常道也。【前漢·賈誼傳】諸侯軌道。【註】言循法度也。
又與宄通。【左傳·成十七年】亂在外爲姦,在內爲軌。御姦以德,御軌以𠛬。【註】軌本作宄。
又【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】宰夫設黍稷六簋于俎西。【註】簋,古文作軌。
又叶居有切,音九。【詩·邶風】濟盈不濡軌,雉鳴求其牡。
又叶果許切,音舉。【陸機·凌霄賦】削陋跡于介丘兮,省仙遊而投軌。覬情累以遂濟兮,豈時俗之云阻。○按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匠人》經涂九軌。註:軌,謂轍廣,非。軌卽轍也。《韻會》,輪有高下廣狹,皆定于軌。輪中之軌旣同,則轍迹亦同,因謂車轍亦曰軌。其實軌乃轊頭也。自《說文》以軌爲車轍,後人沿之,遂專以車轍訓軌,失其字之本義矣。《郉昺·孝經序》疏云:兩轍之閒曰軌,車所轢曰轍。此爲確詁云。
軌 《说文解字》
車徹也。从車九聲。居洧切〖注〗𨑍、𧗝,古文。
(軌)車徹也。攴部曰。徹者、通也。車徹者、謂輿之下㒳輪之閒空中可通。故曰車徹。是謂之車軌。軌之名謂輿之下隋方空處。老子所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。高誘注吕氏春秋曰。㒳輪之閒曰軌。毛公匏有苦葉傳曰。由輈以下曰軌。合此二語、知軌所在矣。上歫輿。下歫地。㒳旁歫輪。此之謂軌。毛云由輈以下、則輿下之輈、軌也。輈下之軸、軌也。虚空之處未至於地皆軌也。濡軌者、水濡輪閒空虛之處。而至於軸。而至於輈。則必入輿矣。故濟盈𣃔無有濟濡軌之水者。禮義之大防也。毛何以不言㒳輪之閒、而言由輈以下乎。曰㒳輪之閒、自廣陿言之。凡言度涂以軌者、必以之。由輈以下、自高庳言之。詩言濡軌、晏子言其深滅軌、以之。中庸車同軌、兼廣陿高庳言之。徹廣六尺。軹崇三尺三寸。天下同之。同於天子所制之度也。穀梁傳車軌塵、卽曲禮之驅塵不出軌。謂其塵之高廣、一如軌之高廣而不過也。車人徹廣六尺、自其裏言之。匠人注徹廣八尺、自其表言之。曰由輈以下曰軌、曰㒳輪之閒曰軌、自其裏言之。少儀祭左右軌、史記車不得方軌、自其表言之。自軌徹之說不明。訓之以地上之迹。迹非不名軌徹也。而迹豈軌徹也。邶詩不能通、乃以軓字易軌字。而毛傳由輈以下復改作由輈以上。郢書燕說、沈錮千年矣。許云車徹。固已了然。如後人之憒憒。則許當云軌車?也、?車迹也已矣。故大史公言好學深思、不若卜子言近思。从車。九聲。軌从九者、九之言鳩也、聚也。空中可容也。形聲中有會意。古意居酉反。在三部。今音居洧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