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 niánzhān

注音 ㄋㄧㄢˊㄓㄢ

部首 米

总笔画 11

部首外 5

四角 91960

五笔 ohkg

仓颉 fdyr

郑码 ufij

字形 左右结构

笔顺 43123421251

统一码 基本区 U+7C98

拼音 niánzhān

注音 ㄋㄧㄢˊㄓㄢ

部首部外 5 总笔画 11

统一码 基本区 U+7C98 笔顺 43123421251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nián ㄋㄧㄢˊ

  1. 同“”。
  2. 姓。

其它字义


zhān ㄓㄢˉ

  1. 黏的东西互相附着连结在一起:糖~牙。
  2. 用胶水或糨糊把一种东西胶合在另一种东西上:~贴。~连。~接。

英语 viscous, mucous; glutinous

法语 visqueux,collant,coller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nián

〈形〉

(1) (形声。从米,占声。本义:具有粘性) 同本义 [glutinous;sticky]。如:粘粥(粘稠的粥);踩在一些粘东西上;粘涎(口涎;亦在方言中谓言语、举止不爽利,令人乏味);粘稠(浓厚而带粘性);粘粘涎涎(形容言语不简要)

(2) 另见 zhān

 

基本词义


zhān

〈动〉

(1) 粘( nián )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 [glue;stick;paste]。如:粘合(粘贴胶合);粘竿(一种顶端涂粘质,用以捕鸟的竹竿);粘着(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。亦指执着,不能超脱)

(2) 另见 nián

常用词组


國語辭典

ㄋㄧㄢˊnián
  1. 附著。如:「麥芽糖的她衣服都是。」唐·杜甫〈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〉:「稍稍息勞筋,網聚圓鯽。」宋·王禹偁〈杏花〉詩七首之一:「紅芳紫萼怯春寒,蓓蕾枝密作團。」通「黏」。

  2. 糊貼。如:「海報」、「郵票」。《喻世明言·卷二·陳御史巧勘金釵鈿》:「有些磨壞的去處,再把些飯兒得硬硬的,墨兒塗得黑黑的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二一》:「恐店主人忘了,遂於沿路上令王吉于牆壁手榜。」通「黏」。

  1. 姓。如明代有粘鵬。